三次隐退仍不舍半导体!台积电曾经的灵魂人物,加盟过中芯国际,76岁的芯片大佬蒋尚义与鸿海一拍即合
(全球TMT2022年12月2日讯)芯片行业大佬蒋尚义再次出山!

11月22日,鸿海科技集团宣布,即日起延揽蒋尚义博士担任集团半导体策略长一职,直接向刘扬伟董事长负责。鸿海表示,借蒋尚义丰富的半导体产业经验,未来其将为鸿海科技集团提供全球半导体布局策略及技术指导。刘扬伟表示,感谢蒋尚义对鸿海在半导体产业布局以及营运能力的认同,在集团全力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关键时期,愿意加入鸿海,为集团在半导体发展贡献其所长。
鸿海科技(富士康)以为苹果智能手机iPhone代工而闻名全球,但作为“果链”企业近年来也面临着消费电子需求减弱、人工费上涨、盈利能力下滑等问题。鸿海希望从芯片制造以及电动汽车等依赖芯片的行业找到新的增长引擎。今年10月初,在鸿海科技日活动上,蒋尚义便出席活动,只是当时他的职位还很模糊。蒋尚义表示,其与鸿海主营半导体业务的S事业群总经理陈伟铭是台积电时期的老同事,是以来宾身份参加活动。如今看来,蒋尚义加入鸿海是早有端倪,他的加入也正是鸿海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

今年76岁的蒋尚义是推动芯片制造技术迭代升级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在半导体行业从业40余年,先后在德州仪器、惠普、台积电、中芯国际等企业任职,是芯片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曾是台积电的重要灵魂人物。
蒋尚义,1946年出生于四川重庆,2岁时因父亲工作全家赴台,成长于台湾。1968年获得国立台湾大学学士学位。1969年,蒋尚义赴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74年又转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了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进行光纤通信项目研发。1976年转投德州仪器(TI),先后参与了太阳能电池,NMOS和CMOS的项目研发。4年半后,蒋尚义移居美国加州,加入了惠普HP Labs,他在那里工作了17年,参与了CCD项目、CMOS项目和Bipolar项目。据蒋尚义回忆,惠普一度有很多晶圆厂,但后来他们意识到这没有意义,于是开始整合所有的IC技术并计划逐步退出IC行业。他说,“所以我在惠普职业生涯的后期一直承受着整合的压力”。

1997年,51岁的蒋尚义回到中国台湾加入台积电,开始了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担任研发副总裁,直接向张忠谋汇报。但此时刚刚成立10年的台积电并不是行业巨头,蒋尚义最初领导的研发部门只有120人,而且员工几乎没有什么经验。他便从“0.25微米项目”开始担任负责人,带着台积电逐代攻克了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90纳米、65纳米的关键制造技术。2006年,蒋尚义第一次退休。在此前一年张忠谋也由台积电退休,后来由于台积电濒临运营亏损,张忠谋决定在2009年重任台积电CEO,于是就把十分倚重的蒋尚义也叫了回去。在第二次加盟台积电期间,蒋尚义主持了40纳米、28纳米、20纳米和16纳米FinFET的关键研发,是台积电从微米世代跨入纳米世代的推动者之一。

2013年,蒋尚义从台积电二度退休,这时他的职位是台积电共同首席运营官,此后他又担任了2年顾问工作。2016年12月,蒋尚义首次加入中芯国际,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一职。蒋尚义在中芯国际的薪酬包括4万美元年薪,以及18.75万股可认购普通股和18.75万股受限制股份,这引起行业关注。不过在三年任期结束后,中芯国际并未与其续约。2019年,蒋尚义出任武汉弘芯CEO一职,但随着武汉弘芯被爆出一系列问题后,2020年11月,蒋尚义辞去该公司的一切职务。12月,他再次加入中芯国际,此次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副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成员。不过,在中芯国际决定起用蒋尚义后,公司联席CEO梁孟松曾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满,一度提出辞职。2021年11月,蒋尚义再度请辞,离开中芯国际,这次他的任职不足一年。
此次加入鸿海已经是蒋尚义职业生涯中的第三次复出。

鸿海的S事业群成立于2017年,负责半导体设备、面板驱动IC、功率放大器等业务。该业务起源于鸿海收购日本夏普后获得的福山半导体电子元件工厂。数据显示, 2021年,鸿海半导体项目营收规模,约合人民币158亿元,占总营收的1.2%,预期今年业绩目标朝向年成长10%至20%迈进。2023年,集团目标在半导体营收要超过227亿元。
此外,对于鸿海目前十分重视的电动汽车业务,车载芯片的用量也在大幅增加。董事长刘扬伟曾围绕集团半导体未来三年的布局表示,要做到“自有车用关键IC量产、自有车用小IC涵盖90%规格、车用小IC足量不缺料供应等。” 刘扬伟称,“鸿海要成为首家能提供电动车与信息通讯客户不缺料半导体方案的系统厂。” 鸿海生产汽车芯片和下一代半导体的晶圆厂,将在2023年投产。蒋尚义的加入以及他在台积电等公司的研发经验对于鸿海造车也将是一大助力。
不过,借鉴经验绝不是复制。鸿海创办人郭台铭近日表示,鸿海与台积电的策略完全错开,鸿海做的产品比较偏向利基型。台积电已经做的或做得很好的市场,鸿海不需要去复制,台积电有它的主要市场,将来鸿海应该着重在汽车,以及一些看起来很小但用途很大的各种市场和技术领域的发展。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