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一季度减少员工超2200人平均薪酬再提高;百度第三代昆仑芯明年初上市;索尼考虑将金融部门分拆上市

(全球TMT2023年5月18日讯)今日要点:腾讯一季度减少员工超2200人平均薪酬再提高;百度第三代昆仑芯明年初上市;华虹半导体科创板上市申请获批;索尼考虑将金融部门分拆上市;Meta因数据保护问题面临欧盟天价罚款。

腾讯一季度减少员工超2200人平均薪酬再提高

腾讯控股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季度营收1500亿元(约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285.4亿元,同比增长10%。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撇除一次性及或非现金项目影响),期内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325.4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增值服务业务收入793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9%。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210亿元。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14%。财报显示,腾讯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06221名雇员(2022年3月31日为116213名,2022年12月31日为108436名)。据此测算,腾讯一季度员工减少超2200人,近一年员工减少近1万人。第一季度腾讯发放酬金272.99亿港元(约合244.1亿人民币),员工三个月的平均薪酬22.98万元,相比去年第一季度平均薪酬又有提高。

百度第三代昆仑芯明年初上市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举行,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出席。他透露,百度昆仑芯前两代的产品已有数万片的部署,第三代会在明年的年初上市。百度与天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推进包括大模型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落地。百度与天津市政府计划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合作,结合文心一言通过百度智能云在区域内相关行业场景落实,双方还将共同推进“百度智能云——天津智算中心”建设。

华虹半导体科创板上市申请获批

华虹半导体宣布,有关申请发行人民币股份并于科创板上市事项,已获上交所上市委员会批准。

鸿海启动纯电动汽车半导体的自主生产

鸿海精密工业在纯电动汽车(EV)业务方面已启动半导体的自主生产。瞄准左右纯电动汽车性能的功率半导体,鸿海将启动工厂并购和新技术的引进。鸿海和英飞凌将在中国台湾设立采用新材料“碳化硅(SiC)”的功率半导体的研发基地。鸿海曾于2021年收购了位于台湾北部新竹的半导体工厂,此次计划2023年内在该工厂启动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生产,但量产体制的确立和品质的稳定仍成为课题。最初一段时间被认为将由英飞凌向鸿海供应自主产品。

索尼考虑将金融部门分拆上市

索尼集团正考虑在两到三年内将其金融部门分拆并单独上市,索尼东京上市股票周四早盘大涨逾7%。索尼集团表示,将在本财年剩下时间里考虑这一计划,然后再做出决定。文件显示,正在考虑的计划可能包括,在分拆金融部门并将其在日本证交所上市的情况下,索尼保留该部门20%的股份。索尼金融部门成立于2004年,曾一度被认为将是索尼集团大部分营业利润的来源。但在过去的几年里,索尼开始重新专注于其核心的娱乐业务。

苹果进军显示器制造

苹果公司正在参与下一代显示器的大规模生产,以减少对竞争对手三星的依赖,并加强对关键零部件供应的控制。

美光可能获日本政府15亿美元资助升级芯片工厂 

美光科技公司预计将从日本政府获得大约15亿美元的财政激励,以帮助其制造先进制程内存芯片。彭博报道,总部位于爱达荷州博伊西的美光科技将利用这些资金升级其在日本广岛的工厂,以制造下一代DRAM芯片。

三星电子12纳米级16Gb DDR5 DRAM量产

三星电子宣布其采用12纳米级工艺技术的16Gb DDR5 DRAM已开始量产。三星12纳米级DDR5 DRAM最高可支持7.2吉比特/秒(Gbps)的速度,相当于每秒可处理大约两部30GB的超高清电影。与上一代产品相比,三星最新的12纳米级DDR5 DRAM功耗降低了23%,晶圆生产率提高了20%。三星将持续扩大12纳米级DRAM的产品阵容,以支持越来越多的应用,助力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在内的下一代计算。

京瓷半导体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京瓷的社长谷本秀夫宣布,京瓷今后3年间(2023年度-2025年度)的设备设资总额最高将达8500亿日元,其中的4000亿日元将用于半导体相关事业,对半导体的投资规模将达此前3年间(2020年度-2022年度)的2.3倍水平,将用于扩增IC基板、半导体制造设备用陶瓷零件产能。其设备设资总额、半导体投资规模均创下该公司历史新高。

Meta因数据保护问题面临欧盟天价罚款 

Meta料将因隐私权问题被欧盟处以天价罚款,理由是该公司没有遵守法院警告,保护消费者数据在传输至大西洋彼岸的服务器后不被美国安全部门所染指。负责监督大部分硅谷公司欧盟业务的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预计还将命令Meta停止被欧盟最高法院质疑为合同条款不安全的对美数据传输。欧盟针对Meta的罚款金额可能超过此前对亚马逊开出的7.46亿欧元(8.07亿美元)的创纪录罚单。

亚马逊计划到2030年向印度云基础设施投资127亿美元

亚马逊网络服务(AWS)计划到2030年向印度的云基础设施投资10560亿印度卢比(127亿美元),以满足印度客户对云服务的需求。据估计,到2030年,这项投资将为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19470亿印度卢比(233亿美元)。

谷歌将最新AI大语言模型渗透到广告业务

谷歌正在把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到其产品阵列中。内部文件显示,谷歌网络广告业务成为最新整合的部门。谷歌内部批准,在自动化广告业务和广告有关的客户服务领域,采用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上周,谷歌在开发者大会上对外发布了最新、更强大的大型语言模型“PaLM 2”,这一模型通过海量文本数据进行了训练,聪明堪比人类,能回答各种提问,执行各种指令。

IBM和谷歌出资1.5亿美元推动美日量子计算合作 

IBM和谷歌(Google)将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量子计算研究提供1.5亿美元。量子计算机是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因为它们可以帮助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例如模拟药物分子与人体蛋白质如何相互作用,或者探寻电池在原子级别上的工作原理。

大众表示中国市场汽车使用华为软件没有官方消息

有消息称,大众汽车(Volkswagen)与华为公司举行了谈判,商讨其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上使用华为的软件,希望能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赢得更大的份额。对此,大众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官方消息。2020年,大众汽车创建了自己的软件部门Cariad,但自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各种问题的困扰,包括预算超支和各种延误。大众汽车的汽车销量要高于中国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但在快速增长且潜在利润丰厚的电动汽车市场,大众汽车却落后于特斯拉和比亚迪等竞争对手。

奈飞含广告套餐已有近500万月活跃用户 

流媒体巨头奈飞(Netflix)含广告套餐在推出六个月后,目前在全球拥已有近500万月活跃用户。联合首席执行官Greg Peters称,自今年年初以来,含广告套餐的会员数量已经增加了一倍多。该套餐去年11月在美国推出。奈飞拥有约2.325亿全球用户。月活跃用户和付费用户是不同的衡量指标,奈飞没有透露其每月7美元的含广告套餐的确切用户数量。活跃用户也可能包括多人共享同一个账户。

汽车技术初创公司创始人将收购福布斯多数股权 

一家汽车技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说,他将收购福布斯的多数股权。这笔交易对该商业媒体的估值接近8亿美元。28岁的Austin Russell是Luminar Technologies Inc.的创始人,该公司生产用于安全和自动驾驶功能的传感器和软件。Russell表示,他已同意收购福布斯的82%股份。收购包括其福布斯家族拥有的公司剩余部分股份,从而结束Forbes漫长的出售过程。

思科财季营收145.71亿美元

思科(Cisco)公布截至2023年4月29日的第三财季业绩。季度总营收145.71亿美元,上财年为128.35亿美元。其中,产品营收110.92亿美元,服务营收为34.79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39.4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6.1亿美元。季度净利润32.1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0.44亿美元。

将ChatGPT背后的技术带入智能手机的竞赛已经开始

将ChatGPT背后的技术带入智能手机的竞赛已经开始。从这项技术惊人的发展速度来看,人工智能的最新举措可能会以比几个月前更快的速度改变移动通信和计算。科技公司希望手机具备一定处理能力,以降低计算成本,同时提高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运行速度。随着科技公司急于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整合入其软件和服务,它们面临着计算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这种担忧对谷歌(Google)的影响尤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