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会自建芯片厂,终端不只有手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解答芯片、汽车、天才少年、军团等焦点问题
(全球TMT2022年4月27日讯)4月26日,华为第19届全球分析师大会在深圳开幕。本届大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焦“未来探索、产业创新、数字化与低碳化”等话题,与全球行业分析师、财经分析师、意见领袖及媒体等,共同探讨未来趋势和产业发展策略。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针对华为创新、芯片、军团等问题进行回应。

关于芯片: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虽然面临芯片断供,但华为没有自建芯片厂的计划,产业分工是有要求的。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也解释称,芯片的产业链条非常长,包括设计、制造、封装等,在制造方面也有很多环节,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自己解决,需要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努力。汪涛还表示,中国以及海外很多国家和区域,都加大了在半导体制造链条上投入,相信芯片供应短缺的情况在未来几年内可能得到解决,这样华为的芯片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由于芯片问题,华为的终端业务也受到影响。胡厚崑称,“我们认为,终端不仅仅只有手机,当用户被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包围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终端,而是更为智能的体验,也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全场景智慧化体验,这也正是华为终端的创新焦点。”
关于5G:
胡厚崑称,华为愿景是未来实现10Gbps无处不在的带宽。华为定义了5.5G和F5.5G产业愿景,实现10Gbps无处不在,支持家庭场景下“身临其境”的体验需求,并满足工业控制对实时性、可靠性的高要求。
关于元宇宙:
对于火热的元宇宙,胡厚崑认为,还处于概念炒作期,但也是正常的,任何新科技进入市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他说“越是热闹的炒作期,华为越要冷静。透过喧嚣,抓住本质,做好准备。”
关于汽车:
对于今年智能汽车30万辆的销售目标,余承东日前表示,现在全球和中国汽车行业缺芯的情况下,根本做不到30万辆,第一年能做10-20万台已经算是奇迹。胡厚崑称,这个目标哪怕不能实现,也请外界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华为在汽车行业还是新来者,可能会犯不少错误。不过他强调,华为对智能汽车行业的趋势理解得更清楚了,四化成为越来越清晰的方向,同时华为自身的定位越来越明确,智能汽车部件提供商的定位,未来会受到更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认可。胡厚崑还透露,今年华为会有新的智能汽车发布,无论是智选模式还是Inside模式的车型。
关于创新投入:
胡厚崑说,在华为谈到创新,首先想到的是人才。华为刚刚宣布再次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2020年和2021年,华为共招聘了2.6万名应届毕业生,其中包括300多名华为定义的“天才少年”。这是华为高层首次对外公开“天才少年”人数。按照计划,2019年计划招募20-30人,2020年从全球招募200-300人。”华为“天才少年”薪酬,分为三档,最高档为182万-201万元,第二档为140.5万-156.5万元;第三档为89.6万-100.8万元。胡厚崑说,有人问“5倍薪酬”是什么意思,哪个是基数,“这就是充满了想象空间的一件事情。
根据华为2021年报,2021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占全年收入的22.4%。十年来,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约8456亿元人民币。胡厚崑指出,不管多难,华为对创新的投入不会减少。
关于军团:
胡厚崑表示,华为在尝试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叫军团,实际上是一个集成团队,不光有销售,还有需求管理、行业解决方案开发、生态合作以及服务等资源,特点是,每个团队针对一个特定行业,能够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华为在帮助客户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发现很多问题,华为有很多技术,但这些技术,不能很好的匹配,解决不了客户的问题。成立军团,纵向缩短管理链条,横向快速整合资源,联合伙伴的产品以及能力,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再谈“活下去”:
华为今年的经营方针是有质量地活下去。胡厚崑谈到,具体而言,第一是保证向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能出问题;第二是华为的稳健运营,关注交易的质量,不能实现有质量的发展的业务,可能会被关闭;第三是面向未来,会持续进行人才和资金的投入。
文章评论(0)